如果没有规矩,孩子做什么都会拖拖拉拉,浪费时间,比如吃顿饭要一个小时,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事会变得懒惰,效率低。幼儿园阶段三到六岁的孩子逐渐开始有自我意识,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明确生活中的一些规矩,能帮助孩子们适应社会规则,更能养成好习惯。一,不可以有粗野行为,二、分内的事情自己解决,三、先来后到,要遵守,四、无论是谁做错事都要道歉。
小班班规
一、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二、听老师的话。三、注意卫生。四、注意安全。五、不和老师家长撒谎。六、有什么问题要及时找老师、家长。
中班、大班班规
一、文明礼貌,主动打招呼。
二、在幼儿园中不大声喧哗,不打闹,进半后能自觉做自己的事情。
三、早晨值日生主动做值日,并监督其他别的小朋友,不乱扔垃圾。
四、养成吃饭不言语、不挑食,喝水、上卫生间、上下楼排好队的习惯。
五、捡到东西主动上交,不乱动老师的物品。
六、上课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有事举手发言。
七、有事生病要请假。
八、勤洗澡、洗头、剪指甲,保持个人卫生。
九、不乱动小朋友的物品,借他人物品及时还。
十、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幼儿班级规则是社会规范教育的一个重要实施途径,建立良好的班规可以保障班级有序,为幼儿创造愉快和谐的生活环境。需要提醒老师的是,班规教育并不是此规矩,要切实结合具体的事情和幼儿的个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