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331名常住高三的地理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风速大小的判断,今天这个内容呢是在评论区抓的。
首先从原力出发,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物体一定会受力,而风主要受到三个力的影响,我们从受力分析上来看。
第一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风形成的直接因素。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它与风速成正相关。一般题目中可以通过等压线密集程度判断,等压线越密集,代表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强,风力越强。其次,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出发,气压差异是因为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也就是温差决定气压差。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大。例如,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冬季风势力较强,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压差异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
第二点,从摩擦力的角度来看,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也就是说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摩擦力与风速成负相关。一般而言,地表平坦开阔,摩擦力小,例如平坦的高原、平原、湖泊、海洋等。其次,离地面越远,摩擦力越小,风速越大,最后,植被少,建筑物少,摩擦力小,风速大。所以我国在广阔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新建了三北防护林,改善当地自然环境,恢复自然植被对环境的保护功能。
第三点,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接下来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来看。
一,受风带控制地区风力大,例如位于西风带地区风力大,以前高考就考过新西兰惠灵顿风力大的原因分析,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其地处西风带内。其次,据风源地近风力大,例如离我国冬季风源地近的西北地区风力大。二,受气压带控制地区无风或风力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而气压带控制地区大气呈垂直运动。例如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风力较小,称为赤道无风带。同样,例如台风眼中间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风速较小。三,地形,地形对风速的影响可以从阻挡和加强两个面来分析。阻挡方面,例如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冬季风,例如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
例如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同样,在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强。其次,盛行风向与地形走向一致,这一点和狭管效应类似。最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综合题,同样给大家十分钟思考时间。这个题是以爱比湖地区为材料,涉及阿拉山山口夏季风风向及原因,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等知识。首先来看第一题,阿拉山口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分析原因。同样,先从原理的角度出发,风由气压差导致的,气压差又是由温差决定的。由图可知,艾比湖相对于周边地势较低,具有极热效应,气温较高,进而形成相对的低压区。同时从地形的角度来看,阿拉山口西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谷地,气流受到地形的控制,形成西北风。第二题分析阿拉山口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这个题就用我们刚刚所讲的模板来进行逆推。
第一点,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看。该地区植被少,摩擦力小,风速大,冬季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第二点,从风带下带的角度来看,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第三点,从地形的加强作用来看。地形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作用加强风速。好了,这个题到这里就讲完了,看一下你拿了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