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如何判断下风(风速大小的判断)

管姣致

哈喽,我是331名常住高三的地理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风速大小的判断,今天这个内容呢是在评论区抓的。

高中地理如何判断下风(风速大小的判断)

首先从原力出发,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物体一定会受力,而风主要受到三个力的影响,我们从受力分析上来看。

第一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风形成的直接因素。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它与风速成正相关。一般题目中可以通过等压线密集程度判断,等压线越密集,代表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强,风力越强。其次,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出发,气压差异是因为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也就是温差决定气压差。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风速越大。例如,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冬季风势力较强,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压差异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

第二点,从摩擦力的角度来看,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也就是说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摩擦力与风速成负相关。一般而言,地表平坦开阔,摩擦力小,例如平坦的高原、平原、湖泊、海洋等。其次,离地面越远,摩擦力越小,风速越大,最后,植被少,建筑物少,摩擦力小,风速大。所以我国在广阔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新建了三北防护林,改善当地自然环境,恢复自然植被对环境的保护功能。

第三点,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接下来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来看。

一,受风带控制地区风力大,例如位于西风带地区风力大,以前高考就考过新西兰惠灵顿风力大的原因分析,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其地处西风带内。其次,据风源地近风力大,例如离我国冬季风源地近的西北地区风力大。二,受气压带控制地区无风或风力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而气压带控制地区大气呈垂直运动。例如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风力较小,称为赤道无风带。同样,例如台风眼中间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风速较小。三,地形,地形对风速的影响可以从阻挡和加强两个面来分析。阻挡方面,例如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冬季风,例如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

例如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同样,在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强。其次,盛行风向与地形走向一致,这一点和狭管效应类似。最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综合题,同样给大家十分钟思考时间。这个题是以爱比湖地区为材料,涉及阿拉山山口夏季风风向及原因,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等知识。首先来看第一题,阿拉山口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分析原因。同样,先从原理的角度出发,风由气压差导致的,气压差又是由温差决定的。由图可知,艾比湖相对于周边地势较低,具有极热效应,气温较高,进而形成相对的低压区。同时从地形的角度来看,阿拉山口西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谷地,气流受到地形的控制,形成西北风。第二题分析阿拉山口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这个题就用我们刚刚所讲的模板来进行逆推。

第一点,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看。该地区植被少,摩擦力小,风速大,冬季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第二点,从风带下带的角度来看,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第三点,从地形的加强作用来看。地形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作用加强风速。好了,这个题到这里就讲完了,看一下你拿了多少分。

三三是个地理老师 2023-05-10 16:14:08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如何判断方向(无手机,教你天南地北,准确定位!)

如何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判断南北方向:太阳与手表法引言:有人常常抱怨在户外迷失方向,分不清东南西北。然而,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大致判断出南北方向。这个方法利用太阳和手表,让我们轻松找到南方的方向。步骤:1.找到手表:首先,找到一块手表,确保其时针功能正常。太阳定位:将手表的时针对准太阳。太阳就是天空中头顶上那个发光的圆形物体。角度测量:将时针与太阳对准后,观察时针与
展开详情

初中化学如何判断反应(初中化学反应判断)

每日一问反应吸热还是放热,如何判断?咱们先说放热反应哪些会放热呢?化合反应会放热,那照这个思路,那分解反应就得吸热呗,对吧?反过来。然后还有一个重点内容是,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放热,化合反应都放热,所有的分解反应都吸热吗?凡是都有特例啊。这是一个分解反应对吧,但是他放,哦,这个是一个化合反应吗?是,但是它吸热,所以我们就记一个上面这叫第一点,这叫通则,第二点这叫特例。对吧,也就是说你发现一个反应,它是
展开详情

初中语文病句如何判断

来看这样的一类病句,叫做语序不当。什么叫语序不当?你会发现真正在现代汉语的语句当中,有并列表示修饰的词语。对于我们七年级的孩子来说,句子稍微一长,我们其实在呃识别这个句子的时候就是有难度的,为什么呢?因为语文试题的难度本身就是由三个层次共同构成的,第一是大的阅读量,第二是大的书写量,到了第三个层级才是试题本身的难度。所以来我们念一下第一个句子啊。市教育和体育局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
展开详情

初中语文病句如何判断

每年中考串讲,我必讲的一个考点就是病句的类型。在这里我们首先总结一下最易考的五个病句类型,第一,语序不当,第二,搭配不当,第三,成分残缺,第四,句式杂糅,第五二对一一对二。举几个例子,一听就懂,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听取,再研究,再说。第二个句子,我们需要缓解人口压力对水土资源造成的巨大负担,那你看缓解压力,减轻负担,这是可以的,缓解负担,这就属于搭配不当。第三个例句通过
展开详情

初中地理如何判断时间

一句话解决所有昼夜长短问题。一、如何判断昼夜长短的问题呢?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那么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如果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那北半球就昼长夜短,如果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就昼长夜短,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好,那我们再回顾一下太阳直射点是如何运动的呢?这是太阳的回归运动图,中间的实线是零度,也是赤道,那么南北呢?分别有两条虚线,分别是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我们可以看到
展开详情

为什么高中地理比政治难学(高中生必备!攻克地理难题,省时又省力的超级武器!)

标题:如何有效学习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推荐高考地理图文详解引言:高中地理学习难题的探讨在高中学习阶段,许多同学纷纷感叹高中地理的难度逐渐增加,考试成绩也越来越不理想。高中地理的教学特点之一在于强调图文结合,考察内容常伴随着地图分析。成功解读高中地理综合题的第一步在于准确定位,而地理学科的核心在于地图,因此将地图的信息深刻印入大脑,有助于在这一脉络中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地理知识。第一部分:地图在高中地理
展开详情

初中数学如何判断运动轨迹(特殊值法判断动点轨迹)

如何用特殊指法来找到动点的轨迹啊?我们今天来就看看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等于BC等于六,BD等于一。P为三角形ABC的这个一个动点。他怎么动呢?要满足角一等于角二,求得P的最小值,那么我们注意因为角一等于角二是不是,所以我们知道像这个ABCP,这是一个什么模型,是一个燕尾模型是不是一个燕尾模型,所以我们如果你对模型很熟悉,那你马上知道角AC会等于角三加上,角二加上,那
展开详情

高中地理如何看坐标轴(高中地理三角坐标图)

在我们高中的习题当中经常出现这种三角形的这个坐标图。很多同学看这种图的时候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吃力。比如说这里就是一个三角坐标图,表示的是四种工厂,12344种工厂,它的成本构成,它的成本有技术成本,由你这边的劳动力成本,还有什么其他成本。那么这种图它的具体的读图的方式是这样的,就是以每一条边为底边,然后往左下角方向去对称去看。比如说一地我们看这个一地,一地的它的技术成本往左下角,往左下角来看的话,一
展开详情

初中化学判断是什么物质(101微观判断物质分类)

从微观的角度判断物质分类有四个长得一一样的微粒,是一种物质,所以是纯净物,因为只有一种元素,所以是纯净物里面的单质,看第二幅图,有四个长得一模一样的V粒,是一种物质,所以是纯净物,因为有两种元素,所以是纯净物里面的化合物,看第三幅图,长得就不一样了,有两种微粒,对应着两种物质,所以是混合物,看第四幅图,有六个长得一模一样的V粒,对应着一种物质,所以是纯净物,因为只有一种元素,所以是纯净物里面的单质
展开详情

高中地理如何辨别风向

小郭老师,风向咋判断?东风难道不是往东吹的风吗?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一句话把它搞清楚。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是东北人,那么我想请问这东北人的概念指的是他是从东北来的还是要往东北去的?那答案当然是从东北来的。所以从东北来的人,我们把它叫做东北人,从四川来的人,我们把它叫做四川人。那么风向记住也一样,从东北吹来的风,我们把它称之为东北风,那从西北吹来的风呢?我们叫做西北风。如果风是往西边吹的,那么
展开详情

高中地理如何看坐标轴

地理坐标只能用来确定地面点在旋转椭球面上的位置,但测量上的计算和绘图要求最好在平面上进行。大家知道,旋转椭球面是一个闭合的曲面,如何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呢?主要采用各种投影方法。我国采用横切圆柱投影,即高斯克里格投影,设想一个圆柱横切于地球,将中央子午线附近的点线投影到圆柱面上,形成投影面,将投影面展开即为高速克率格投影。平面离中央子午线越远,长度变形越长。为了将长度变化限制在测图精度允许范围内
展开详情

高中地理如何提升分数

各位高考生家长注意了,如果你家孩子要考地理,那么你一定要知道地理是最容易拉开同学们之间差距的学科之一,如果你家孩子目前在地理上还没有个突破这条文章详细的告诉你地理该如何逆袭,分享给好友收藏。第一,地理的学习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学会看图,要多看图,每天坚持看图,甚至自己去画地图。第二,主动的去总结归纳,特别是要学会画思维导图,效果非常好的。第三,不要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那如何理解呢?核心还
展开详情
问答大全
B
C
G
H
R
S
W
X
Y
Z
西西问答©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503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