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通过一道初一的例题给所有初中学历史同学来拓展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考点在初一到初三中考都有可能涉及,就是我们第一手史料的问题。
在你的考题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以下哪一个可以研究某个历史的直观的材料,或者说最客观的材料,那怎么去分析?再看这个题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去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就是最能证明这些事儿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让你寻找第一手史料。咱看四个选项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蚀和烧骨,在这儿旁边有备注,考古发掘第一手资料,所以这个题就选a,这是最直观的,能反映这个历史实际事实的,明白吗?宝贝儿,那再看BCD3个选项都是啥啊?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这已经有了个人的观点。不管这本书他是否真实客观写但是里边就是夹杂了个人观点,因此它就是第二首诗了。山海经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更不能作为任何的证明历史的有效的依据。神话传说口口相传,里面有很多个人的推测和个人的主观印象,所以神话传说在我们考古界绝对不会作为第一手的资料,最多作为一个参考。D选项,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但凡是推测和论述文章都有个人观点在里面,都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第一手资料。
所以宝贝明白点了吗?第一手史料指的是当时的遗址,真实反映的图片,真正的考古发现,而其他的,但凡涉及到有个人观点参与的,都不作为第一手史料,都是作为第二手史料。